決定後京都時代的哥本哈根會議,即將在年底召開,世界各國的協議將決定2012年後對抗全球暖化的具體行動。
美國、中國各佔全球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加起來超過一半。
美、中的態度將是指標性的關鍵,讓我們來看看最近幾日的媒體報導:
歐巴馬和胡錦濤的態度是什麼?讓我們來關心一下…
這一篇是關於歐巴馬的聲明新聞:
歐巴馬:美決心對抗全球暖化 呼籲發展中國家展開行動
中央廣播電台 2009/09/22 22:35 張子清
目前正在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召開的「氣候變化高峰會」,已於紐約時間22日上午9時(台灣時間22日晚上9時)揭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開幕會上表示,美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對全球暖化做出因應之道,但他同時也警告最艱難的溫室氣體減少排放協商還在後頭,必須在今年底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中,達成協商目標。
歐巴馬說,「我們了解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我們也決心要加以對抗,我們也將負起對後代子孫的責任」,他強調他將會主導美國對抗全球暖化的新世代行動。
另外,歐巴馬也呼籲全球經濟快速成長的「發展中國家」,能夠採取「強有力措施」達到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以增強達到簽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配額的框架協議。不過,歐巴馬在談話中並未點名是那些發展中國家。
以下是胡錦濤的聲明新聞:
傳胡錦濤將針對全球暖化發表雄心勃勃聲明
(法新社紐約21日電)2009/09/23 00:05 何宏儒
聯合國(UN)氣候機構首長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定明天針對全球暖化,發表「雄心勃勃」聲明,此舉將使北京在致力協商敲定一項新條約的競賽上獨領風騷。
為批准接替「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新條約,各國將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集會。在集會前約一百日,全球逾120位領袖明天將齊集聯合國,召開特別高峰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 Framework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 Boer)表示,中國一位官員告訴他,胡錦濤將在高峰會上發表「雄心勃勃」聲明。
波爾對一小群記者說:「該政策將使中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獨領全球風騷。」
他說,「本人對胡錦濤主席即將宣佈的內容寄予厚望。」
已開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氣候談判上相持不下,堅持要求對方先採取行動。中國的重大宣示,可望扭轉進展遲緩的談判。(譯者:中央社何宏儒)
過了兩日之後…
胡錦濤未提減碳具體數字 可能欲留協商空間
(法新社北京23日電) 2009/09/23 21:50 盧映孜
觀察家今天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大會就氣候變遷議題發表演說時,對於細節著墨甚少,但是缺乏具體數字,可能僅是意味他想保留一些協商空間。
胡錦濤昨天在紐約聯合國大會表示,中國將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到了2020年,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排放量會較2005年「顯著降低」。不過他未提出減排的具體數字。
專家說,胡錦濤本可在12月於哥本哈根(Copenhagen)舉行的全球會議前先提出具體減排數字,向已開發國家施壓,但他可能故意選擇不這麼做。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中國分部的氣候變遷項目負責人楊愛倫說:「如果胡錦濤這麼做,對美國的立場以及現在進展非常緩慢的國際氣候談判,都是很大的推力。」她指的是美國希望在這個議題上獲得堅定承諾。
楊愛倫告訴法新社:「但是胡錦濤沒有宣佈減排目標,可能是想為日後談判多留一點空間。」
胡錦濤以國內生產毛額描述減排量,顯示北京最關心的仍是維持經濟快速成長。
中國等開發中國家,長期來一直抵拒讓強制性減排成為下個遏止全球暖化條約的一部份,他們認為富裕國家在淨化環境上負有歷史責任。
已開發國家在誓言遏止全球暖化的同時,堅持新興大國在下個條約也要承諾採取行動。世界各國將在哥本哈根會議敲定這項條約,以做為2012年到期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後續條約。(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從以上三篇新聞可以看出,全球暖化議題涉及了複雜的政治、經濟層面,
不單純是環保議題,但這個議題的走向也關係到人類文明的存亡。
簡單來說,已開發國家(美國為代表)認為開發中國家(中國為代表)應該要為全球暖化共同努力,開發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應該為全球暖化負起大部份的責任,原本覺得自己不應該負主要責任,但基於同在一條船的考量,雖然願意共同努力,但仍保留曖昧空間作為談判籌碼。
現在已經進入關鍵時刻,今年哥本哈根會議的協議,將成為重大關鍵,
各國的減排目標是否可以有效減緩全球暖化呢?
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