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氣候變遷對島嶼國家影響至深,莫拉克襲台造成沿海損失,學者呼籲立院將「溫室氣體減法」正名為「氣候安全法」。環保團體支持溫減法應盡速通過,不過,環保署提出的溫減法版本無助於減碳,需要修正。

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指出,繼「京都議定書」之後,新的議定書將於年底哥本哈根會議後成形,屆時全球將區隔出承諾與不承諾減量的國家,不減量的國家可能遭受抵制,影響經濟發展。
柳中明表示,美國在新政府上台後,新的「清潔能源與氣候安全法」已快速跨越眾議院,邁向參議院;韓國也在新政府上台後起草「氣候變遷對抗架構法」,近日更 將「氣候變遷對抗架構法」更新為「低碳綠色成長基本法」,成立「綠色成長委員會」,由總統指揮。然而,台灣的溫減法卻一直停滯不前。

柳中明認為,台灣長期重視經濟發展大於一切,加上溫減法由不受重視的環保署負責成敗,自然推動緩慢。他指出,溫減法未能通過,與環保團體的「挑剔」也大有相關。

不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環保團體不是「挑剔」。環署提出的溫減法版本有諸多漏洞。現行溫減法版本中並無明確的減量目標與期程,容許碳交易,這些做法根本無法達到「調適氣候」的目標。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說明,環保署版本的溫減法,主要推動「碳交易」,但京都議定書中明定碳排放交易,是受到強制減量規範的附件一國家才能採用的減量機制,他質疑「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這種做法行得通嗎?」

環保團體指出,台灣許多工業大量排放溫室氣體,近年更在「拯救經濟」口號下,枉顧台灣有限資源、繼續規劃成長。

若不在溫減法中明定減量目標,強調排放權交易制度,就算溫減法通過了,也無益減碳。

柳中明憂心,時代早已改變,若政府不重視節能卻一味推動耗能,台灣的經濟發展將永遠無法跨越鴻溝,反而會因消費力與競爭力衰退,面臨經濟成長無力的窘境。政府應努力修正溫減法的瑕疵。

環保團體表示,環署提出的溫減法之所以受到批評,是因為立法過程缺乏「法規衝擊評估」,缺乏公民參與、討論、釐清重大法案或現有法令可能的衝擊與影響,導致立法品質低落。莫拉克襲台後,應將溫減法版本修正為「約束耗能產業發展」、往紮根節能的減碳工程方向邁進。

 

本文引用自台灣立報-溫減法無助減碳 環團要求修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