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img.epochtimes.com/i6/807131025211538.jpg

一個是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另一個是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台大海洋研究所副教授楊肇岳,一位贊成核能發電,另一個則是反核鬥士,兩人今天在世新大學民調中心主辦的「全球暖化與核能民意觀點座談會」上針鋒相對。
    吳再益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核電廠興建像我國這麼「坎坷」,目前再生能源無法穩定替代傳統發電來源之下,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仍是最主 要的方式,但因核廢料及核災仍讓外界擔心,要供應物美價廉電力,核能政策要明確,政府要告訴民眾「核能是最好的」,要說清楚以釋除民眾憂慮。

    楊肇岳則完全否定核電廠的安全,他說,「核電出事機率很小,但後果都很嚴重。」核電廠是潛在性危險的發電方式,台灣位於多天災地區,核電廠 怕地震等天然災害,台灣發展核能發電以來,20萬桶核燃料棒廢料沒有一桶處理好,而且核能材料鈾礦只剩不到40年就會枯竭,「核電廠再發展下去   一定完 蛋。」

    楊肇岳舉丹麥20萬人(全國20%人口)靠風力發電,德國西門子靠再生能源有220億歐元產值為例,表示台灣的風力發電潛力大,只要政府把誘因拿出來,鼓勵民間業者投入,應有取代核能的可能。

    但吳再益當場反駁,他說,如果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件好,早在20年前就會拿出來,風力發電的成本高,加上台灣的人口密度高,很難設置,「連日本都不搞了!」核能發電是最符合台灣環境,滿足年年增加的用電需求的發電模式。

    楊肇岳則當場還擊,指出過去核電廠曾經有過工安事件,但是資訊並未透明,靠內部員工爆料才被重視。

    針對此點,原能會副主委謝得志表示,原能會盡量做到資訊透明化,也歡迎全民參與監督,資訊都可在網站上查詢得到,未來要符合減碳目標,核能仍是選項。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也說,經濟部因應世界氣候變遷會議結果,要符合減碳目標,將以天然氣、氣電共生、碳捕捉及核能發電四個方向來進行,如果2020年要達成減碳目標,核能將不可避免。

   【台灣醒報記者林永富報導】

 

    from:台灣醒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