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缺水已成為國安要務。去年末馬總統四處倡導末端〈使用者〉節水,近日他到曾文水庫視察,則拋出重提美濃水庫以開源之說。

     八八風災之後,水利工程界不斷地向社會大眾灌輸一個想法:美濃水庫未建,所以缺水;只要再蓋一個更大更新的水庫工程,就可以解決缺水危機了。這個說法似乎連馬總統也被說服了。但這是實情嗎?

     以南化水庫為例,主壩建成至今才16年餘,原有效蓄水量1億4000萬立方公尺, 現在淤積量卻已近4000萬立方公尺,有效蓄水量僅剩約1億立方公尺。建造一座水庫耗時十餘年,啟用後,短短16年,蓄水容量已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

     若不檢討造成水庫淤積與山林無法留蓄雨水的原因,水庫蓋得再多,也解決不了缺水危機。台灣年降雨量超過2000公釐,約為世界均量之2.6倍。但為 何每人分配平均降雨量卻只有世界平均的1/6弱?一般多歸究於:河流短、地勢陡、降雨量分佈不均三因素,才造成降雨量大都直接奔流入海。但沙漠之沙再平 坦,也鎖不住水,海綿立得再陡,依然吸水若久渴,不是嗎?

     全球氣候變遷使旱澇兩極加劇,談治水,我們需要比水庫更寬廣的生態視野:

     2002年9月,納莉颱風在數日內為臺北帶來了2300多毫米雨量,豪雨成災,烏來山區也沒倖免,崩蹋處處。但筆者一位從事自然有機耕作史姓朋友在福山坡地上蔬菜園,卻沒事!

     「那些鬆軟深色土壤好像海綿,看似吸飽水了,但雨一下,還是不停地吸水......」那片約坡度30度的菜園上沒有鋼筋混凝土的護坡工程,只有鬆軟 壤土以及棲居其間的無數億的微生物, 它們共同形塑了有如海綿般的組織結構,吸水力奇高。可見山鎖不鎖水、土石崩不崩,與山勢坡度沒有絕對的必然關係。

     筆者家鄉南投平林溪畔,溪石常可見珍貴化石,以往大水過後,大約三天,撿石人才下河撿石,現在大雨次日就得出去尋寶了。因為現在雨下得再大、一天水 就退了。因河堤年年加長,水路被拘束,逕流加劇,而往昔處處可見的河切深潭也大多消逝無蹤了,沒有深潭的溪河留不住水。可見水利工程不一定利於保水,有時 反而是趕水入海的主力。

     治水蓄水於山、留水於河,上智者之治水;花大把銀子,然後蓄水於註定成為蓄沙池的大水庫,下智者之治水。

     印度有個人大白天在眾目睽睽的街市裡搶銀樓,當然被捉了,員警大人不解地問他,為何光天化日當街搶珠寶,難道沒看到旁邊都是人?這位笨賊回答: 「唉!我根本沒有看到什麼人啊!我眼裡只有珠寶而已。」此正所謂財迷心竅。古人認為人心有心竅,開竅越多越聰明,心竅不通時,人就會失去對事物客觀的判 斷,心竅不論是被發財心思或其他心思所佔據,一樣都會令人失去理性的思辨能力。美濃水庫霸高147公尺,霸址就位在五個斷層帶上,因此早在幾年前已被各界 理性否決了,但現在有人因為南部缺水孔急,又舊案重提。美濃水庫之於治水,像不像當街搶珠寶之於那位財迷心竅的印度人呢?

     當我們取笑那位被珠寶附身的笨賊時,也要小心自己是不是也被水附身了。

     作者:其兌(資深環保志工)

 

from:環境資訊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Reader 的頭像
    GreenReader

    女王的綠色閱覽室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