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人人都知,但是問你今年第幾屆?人人說不出口,就連官方的宣傳也找不出一點線索。
也許連主辦燈會的交通部觀光局,毛治國部長去年都說想要停辦燈會,所以大概也無需記得燈會辦了第幾屆,反正不知那年會收。
至於日本,計較的很,因為那是歷史,久了變文化,甚至還是商機。以札幌雪祭為例,今年是61屆,2009年是第60屆,一甲子歲月當然擴大舉辦,當年雪祭期間,為北海道吸引200萬旅遊人次,國外遊客有4萬人,觀光旅遊成為北海道重要經濟來源。
這意謂著什麼?政府對於燈會的態度與期待。
2010台灣燈會今日展開,在展開之前,有些觀察的小小想法。
政府的態度
台灣有許多節慶,政府以國家資源投入舉辦,問題是這樣的節慶活動,政府在心態上多半視為政績,而非經濟,更遠離文化。舉辦國家燈會,重點在於「有舉辦」的政治成績,常常是政客掛在嘴邊的觀光績效,但是對於以節慶創造經濟,並無全盤規劃,除了會場周遭的店家、攤販,賣那些無可選擇的止餓食物,根本看不出,一個國家級的燈會,加持在一座城市,對於當地創造出的經濟價值。
這樣的問題,不只會場中的「看」,還有「買」、「住」、「玩」的相關配套,這種配套不是一張旅遊文宣,紅點指示就算了事,而是相關店家有沒有意識到國家燈會的價值,以辦囍事的心情,相對有一些因應活動,不會變成滿城一點紅,除了燈會區域人潮洶湧,其它的地區冷冷清清。
甚至在交通的便利上,如何解決車潮,不必燈會未看到,就塞到整路幹醮,更重要是對於國際遊客,有什麼便利的航空交通,以及旅遊服務,方便他們前來參與。像日本北海道雪祭期間,一些地方機場的開放,以及快速通關的便利,旅遊相關行業的配合,人家是一整個城在辦活動。
台灣呢?離開燈會會場2公里,馬上感覺嘉義的冷清。
企業的協助
資本時代,大財團有大資金,要搞這種國家燈會,財團企業才有錢製作巨型花燈,成為矚目的焦點。
但是財團們,你累了嗎?幾年來主燈由中華電信負責製作,除了生肖年年不同,大概所謂科技風已經玩了數年,越來越讓人看不出主燈年年的差異性,甚至雷射燈光秀都打到了無新意,難道主燈除了讓蒞臨高官按燈啟動,進行露臉儀式之外,就沒有別的功能?就沒有新的創意?
至於其它企業,國家燈會在嘉義,其實該出面的應該是地方企業,無論平日創造多少經濟,製造多少污染,或是BOT走多少國家土地,在地方喜慶的同時,地方企業都應出面支持,除了作作企業公關,也算懺悔贖罪。更重要是,賺了不少人民錢,燈台也別製作的太差,如果只是一座宣傳看板,外加幾個打光燈偶,真的
是....為富不仁。
企業很重要,如果制度建全,企業與民間合作,都能取代政府的某些功能,甚至在分工下,讓政府負責主會場,企業就負責城裡各處的遍地開花,讓一座城市浸泡在一種節慶氣氛裡。
民間的活力
2010 年嘉義燈會,一樣有很多學校、社會、公司分組的創作小花燈,相較大型花燈的耗資與精美,這些小型花燈卻充滿樸實與創意,在政府交辦,學校接手,學生製作 下,一些花燈真的讓人感動,感動的不只是花燈的材料與造型,還有背後抱持著幫孩子作花燈作業,那些不眠不休絞盡腦汁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媽,他們充實燈會的民間創意。
在創意燈區,真的可以看見民間的活力,甚至都覺得是燈會最值得一看的區域。但是嘉義燈會,放置空間擁擠,行進動線零亂,都讓人感覺這些民眾辛苦的成果,主辦單位只是找個地方塞在一起,有個民間參與的交代,忘記它們才是真正主角,應該有更好的視角設計,讓處處是景,轉個彎就是驚嘆。
在這些創意花燈中,許多花燈很有創意,但是一個現象讓人感覺有趣。許多國小學生的花燈主角,大該都是海綿寶寶,哆啦A夢等電視卡通人物,一眼望去一堆海綿寶寶在列,一堆OPEN將上陣,雖然造型都很可愛,不過心裡卻想著,孩子們的世界,幾乎等同於電視世界,反應孩子們的生活實境,很想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海綿寶寶,哆啦A夢等等可愛玩偶,其實還有很多不同事物等待發現。
更重要是,燈會的舉辦,無異是台灣的獨特文化,相較於煙火秀,真的是道道地地的台灣意象,當然同源的中國也會玩,不過台灣就是發揚很久。即然如此,一個有文化根基的節慶,如何能失去民間的連結,只剩一個特定地區的花燈展示,那些提燈籠遊街,新年盡頭的意義,都應該重新在民間點燃,那才是節慶裡人人參與的真意,才會吸引外國遊客探究文化裡的深意,而不會來了之後,領悟大嘆:「喔!一堆燈箱~~~」
國際的參與
其實在人民幸福的角度,一些節慶提供民間社會一個歡愉的時刻,它的意義在人民享受,好的氣氛,好的品質,營造在地生活的況味,還真不需要太多外來客,湧入都市製造混亂。但是,如果思考節慶創造的經濟利益,甚至踏上國際知名節慶活動的舞台,那就不能免俗的要考慮,倒底有什麼條件,吸引國外遊客花機票,花住宿費,前來台灣觀看。
台灣燈會歷年來場場爆滿,但是大都是自己人捧自己場,國外遊客根據統計也只有2、3千人左右,相對札幌雪祭的4、5萬
人,真的差很多,差的不只賺外幣,還有國際宣傳。札幌雪祭、雪梨煙火、里約嘉年華等國際知名節慶,內容的充實,其實只佔一部份,重要是他們政府懂得宣傳,
甚至有雄心當成國際節慶在辦。
燈會在台灣,不只國家燈會一地,有台北、高雄的年年必辦,有地方縣市的應景登場,其實從現代到傳統,構成台灣燈會的圖譜,問題是如何各顯差異,讓各地燈會都有自己特色,形成在整體思考、分工經營的策略下,構成元宵燈會的全島觀光地圖,這裡看完還到別處,而不是看過一地就大同小異,各地燈會才會有加乘效果,而非相互抵銷。
舉辦節慶,政黨、縣市可以互別喵頭,但是賺外幣,就應該有志一同。
文化的產業
節慶活動,不該是一段風華時光,結合的是節慶背後的傳統工藝,甚至為了賺錢的現代設計。在燈會,除了年年發放的立體紙燈籠,想上街找有紀念性的燈會禮物,還真的沒有,除了傳統畫紙燈籠、塑膠燈籠,全國上下還真拿不出多樣風貌的燈籠紀念品。
對於光影,對於造型,對於材質,燈籠絕對是商業設計的創意沃土,但是奇怪的是公仔時時推陳出新,關於燈籠就是歷年不變,民間可以因應流行事物而有所選擇,但是推動燈會的政府呢?除了到場參觀拍下美景,有什麼文化產業的支持,讓創意者開發新商品,讓遊客不買會後悔,出了機票、油錢,也願再花一筆小錢,買個有意義紀念物,回國歸鄉炫耀萬分。
官員下台吧!
別緊張!官別看到下台就腿軟。台灣燈會沒有那麼差,一些傲人氣息也漸漸浮現,有心改、有心作,台灣燈會能有走上國際的一天。官員下台,不是無能滾蛋,而是在燈會期間,別老是佔據台上,彷彿演出都是安排給官員鑒賞,民眾只能看螢幕轉播,或是表演者的背部,甚至前面遊客的後腦部。那種獻藝的場景,大概只有蔣公時代或北韓國度,才會有群官在前,人民獻藝致敬的現象。
這是人民的節慶活動,所有演出設計該以人民視角為主,官員頂多現身懺悔國政失修三分鐘,真的沒有必要一掛人輪番上台冗長發言,搶機會露露臉,如果真怕人民遺忘,那就做個官員燈區,以官員肖象為燈具,看有什麼要交待的,在花燈裡娓娓道來,或許效果好一點。
下台吧!別佔在台上享特權,屬於人民的還給人民,好事善盡,不必露臉人人感念,施政無能,上台猛吹徒遭白眼。下台吧!日本朋友說,節慶本來就是國家該推廣的事,政府不會當成政績,頂多宣布開幕。
反觀台灣,作的比人差,話卻比人多。
下台吧!學著與人民同歡,而不是在台上當官。
國家燈會,很好看,或許有耗電的環保疑慮,但是如果台灣能走觀光,放棄污染性工業,其實也是美事一樁。
小感想寫一堆,真害!
喔!對了。台灣燈會今年是第二十一屆,希望到第六十屆,能成國際節慶,大發國際觀光財,讓台灣脫離工業污染破壞的苦海。
該是點燈了!來看看官員上台賣瓜多久?
2010「嘉有囍事」台灣燈會
from:漂浪。島嶼--munc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