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656.JPG]

一場急雨,把黃澄澄的麥田洗 得發亮,午後驕陽下,來自彰化二林、芳苑、大城、竹塘的孩子們,在麥田裡奏起悠揚的春之頌。這裡是台灣小麥的發展基地之一,為了做出「台灣麵粉做的麵 包」,喜願麵包坊的總「兼」施明煌,在台灣各地「撩」人種小麥。

施明煌多年前投入心智障礙服務,開設喜願 麵包坊。由於校長兼撞鐘,他戲稱自己是總兼。為了和附近麵包店做區隔,好讓產品有市場性,喜願麵包坊發展歐式麵包,但在成立初期經營異常慘淡,因歐式麵包 對一般早餐店來說太硬、太粗,並不討喜。

因緣際會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向社員推薦喜願麵包,「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認為,支持施明煌的理念就是支持弱勢者,且喜願麵包低糖、低油脂,又是純天然多穀物、無任何化學添加物, 是好的產品。就這樣,喜願麵包開始踏出腳步。

不過2007年能源危機導致糧價高漲,施明煌方才意識:台灣小麥幾乎全依賴進口!也 讓他下決心要「用台灣麵粉做麵包」。起初與農民契作小麥時,僅獲得1公噸的小麥,為了磨成麵粉,他找上洽發麵粉廠。洽發麵粉廠副總陳澄漳回憶,當時他拿到 那一丁點麥子,真不知如何是好。

陳澄漳說明,小麥要變成麵粉,得經過許多清潔、配粉、篩選等手續,平均一顆小麥得花40分鐘才能 走完磨成粉的流程、粉末又可篩分為58層,施明煌提供的量過少,實在無法答應。「為了喝牛奶,買了一頭牛。」最後施明煌自己買了磨粉機,才讓小麥變成麵 粉。為了小麥,施明煌簡直在演奏狂想曲。

但他沒有被打敗,近年他更積極地和台中大雅、台南學甲、苗栗苑裡、宜蘭員山等地的農民契 作小麥。大雅村長張文炎說,以前小麥種植量還算大,近年少了1/10的面積,小麥的出路只剩下到金門做麥種以釀酒。在施明煌的提醒下,張文炎發展社區文 化,成為每年春季聞名的大雅小麥節。

於此同時,苗栗苑裡的農民也投入種植小麥。農民吳文雄表示,政府的休耕政策讓農民活不下去, 農民都在想「能多種一樣是一樣」。以前台灣其實廣植小麥,直到美國傾銷政策才放棄,吳文雄和農友李信武重拾小麥種植時,才發現技術已流失。加上氣候與鳥 害,小麥種植大不易。

但施明煌得知消息後,立刻積極與苗栗農友聯絡,對他來說,「只怕沒人種,不怕過程難」,除了和農友磋商技 術,也替農友發展生產履歷平台,今年起苗栗將種植有機小麥,加上收獲量至少有30噸,陳澄漳已表示願意替農友磨粉,昭示著台灣小麥自主的一大步。

一 路走來,「小麥自主」受到許多人的幫助。施明煌在1月23日辦理麥田狂想音樂會,邀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到產地和農友見面;並由鄰近國小的孩子演 奏音樂,一起沉浸在土地的芬芳。

不過「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社員透露:「麥子還沒熟成,想在黃澄澄的麥田裡再聽一次孩子的音樂!」施 明煌於是在3月13日的下午,再次促成音樂與土地的饗宴。

在農友分享心得過後,麥田裡響起提琴、長笛、手鼓與歌聲,施明 煌和農友們抬著台灣小麥做的麵包從麥田中穿出,人群伸出手,拿起麵包,喜悅地嚼食…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常務理事黃淑德 說,台灣過於習慣以經濟效益評估糧食的種植與否,但糧食種植的意義不只效益,還有文化與生態。支持喜願麵包,是希望透過小小力量造就一個可能,只要愈來愈 多人投入,麥田狂想非夢想。

 

from: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Reader 的頭像
    GreenReader

    女王的綠色閱覽室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