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雜誌 (3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大部份熱衷於「永續性」的建築師們,零耗能建築的存在就像聖杯一樣叫人崇敬與追隨。然而位於法國第戎市 (Dijon) 的 Elithis Tower ,如今遠超過這個零耗能建築的理想,更成為全球第一棟不但在能源產量上能夠自給自足,還可累積多餘能源的辦公大樓(好棒的產量過剩啊!)。除此之外,這棟由  Arte Charpentier Architects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大樓,在溫室氣體產生上,甚至比傳統辦公大樓建築少了有六倍之多。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段影片是由「偷吃贖罪」網站所拍攝,他們貌似在推行一種交易,只要戀人或夫妻間願意付一 點錢,讓網站媒介的第三人來保持忠貞,就能抵銷掉愛情或婚姻裏不忠的行為。但其實這個網站是要反諷「碳補償」制度的不合理,他們的論點後來不但上了 BBC,也成為英國政治人物質詢的焦點;影片中文字幕由蠻野心足協會翻譯)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京明(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候變遷問題是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經濟上最大範圍的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也是環境上最大範圍的損害衝擊與品質劣化的嚴峻挑戰,事關人類生存和各國發展。溫室氣體排放具有全球性與「共同壞財」的性質(public bads),往往一個國家造成的碳排放,後果卻必須要相鄰國家甚至全球共同來承擔;本質上,在自然的情況下,個別國家本身不會也不願有效減量,因為若每一個國家從本身利益的觀點出發,當他愈能作為一個白搭車的乘客(free rider),讓別國先行減量,他就能獲得越多的利益。

 學理上,這是一個典型的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的處境,而要突破這個困境,就必須通過事先溝通,達成相互合作利益共享的協議。因此,解決氣候危機,亟需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共同合作應對。

 台灣作為一個島嶼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特別脆弱,因此我們有強烈的誘因與利益,冀望哥本哈根能達成有效的全球性國際協議。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19日獨家報導台北縣中永和交界的「八二三公園施工 破壞綠意?」,雙和護樹聯盟的地方居民也聚集發聲「廣場夠了、我們要樹」,從公園綠樹保護的「生活小事」,透露出縣市升格直轄市之後,基層草根民主的危機正隱然浮現


永和都市計畫1955
(圖片來源:地圖會說話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

1955年的都市計畫,將此地編為四號公園,卻遲至1990年代才開闢,另外六個公園預定地,僅有一號公園的小部分闢為仁愛公園(部份作為永平高中校地),其他不是移作市公所(原為三號公園)或學校(福和國中原為二號公園、秀朗國小原為五號公園)等公共設施,就根本不曾徵收而變更為住宅用地。

做為大台北的衛星城市,永和市每平方公里超過四萬人,人口密度冠全台,僅戶籍人口就從計畫人口3萬人翻八倍達24萬人,公園面積比例卻從一成縮至一%(不計河濱公園),迥異於當初英國花園城市概念。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ast006


很累!那種一擋再擋的環境運動,真的很累人。

一群人拼個半死,還不知能不能擋下一件毀壞環境的開發,但是另一頭冷氣房內,卻算計著好幾件開發案,而且隱密的積極進行,等到發現又是一陣疲憊。開發就像膿瘡,不找出發炎部位根治,拭膿很辛苦。

花蓮七星潭BOT案引發關注,這個開發案原本是幽靈老案,如今不甘消沈,在這個當家換人的時刻,突然復活快速推進,環說書審查通過,東部海岸線巨災即將來臨。

問題是,從杉原海岸到七星潭,東部海岸線上何止這些開發案,目前東部海岸線上已經提案規劃、招商審核或動工開發的BOT開發案,從宜蘭--蘭陽溪出海口、砲台山、南澳農場的渡假山莊或國際旅館,花蓮--南北濱公園、七星潭、磯碕、靜浦(還有機場規劃)的觀光旅館、石梯遊憩港,台東--棕櫚海濱、三仙台、八仙洞、小野柳、都蘭灣、杉原海岸的渡假村或國際旅館、以及杉原遊艇港,外加綠島朝日溫泉BOT、帆船鼻國際旅館等等。

沿著東部海岸線,就有將近二十個的BOT案蠢蠢欲動,密度之高讓人咋舌,這還沒算縱谷線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溫泉區BOT,以及林務局的遊樂區BOT,整個東部海岸線淪入開發的風暴之中,極力推動是觀光局東管處,以及三個地方政府的建設局、觀光局或工策會,大大小小開發案讓這些自然海岸線,即將聳立許多的人工建築。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表總統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的連戰特使,十五日成為APEC氣候會外會上,唯一沒有被邀請的經濟體代表。而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會議,我國也因為不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締約國,只能以民間非政府組織的身份參與周邊活動。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ice03  


後壁鄉農地鉻污染事件爆發,讓無米樂變成毒米樂,至今官方還在談論爐渣管制的標準,卻不願反思問題的根本,誰讓工廠進田園,造成污染的禍患?

這樣的心態,一直反應長期以來,官方對農地開發與污染管制的二種心態--開發撐竿跳,污染躲摸摸。


後壁鄉農地鉻污染事件,絕不能當個案處理,罰款整治了事,必須全面深入檢討農地開發政策,以及重思農村再生條例的危機,別讓毒米事件一再發生。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21 


科學喜歡談標準,在所有公害事件發生之時,標準以一種專業態樣,成為一種終判的依據,但是標準並非天生公正客觀,它只是一種「科學共識」,或是一種「政策選項」。當標準在檢測技術上被選擇或操弄,於是標準變得不標準,甚至科學都能成魔術。

古早,那種把台斤當公斤賣的三斤鴨的笑話,早就說明當標準不一,在偷斤減兩之間,有著太多把戲。

戴奧辛鴨的爆發,目前原因尚未判明,但是爐渣的風暴再起,一種合法掩埋的有毒物品,甚至在颱風重創恆春半島交通,為了搶通道路,在電視上載來一車車爐渣傾倒,國軍連夜舖設搶通,還贏得全國喝采,那畫面看得真是讓人心驚。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趙家緯(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全球關注巴塞隆納氣候會談中,是否能凝聚具體共識,以促成十二月份的哥本哈根會議順利研擬出後京都機制下的全球氣候變遷因應對策。當環顧屢次會談中,『減量目標』與『責任分配』,是恆久不易的關鍵議題。本文欲就當前各界提出的減量目標加以回顧,分析當前的減量承諾,是否能達到避免氣候大幅增溫之成效。另探討台灣長久忽略的國際減量責任分配原則,檢視當前政府自豪的減量目標訂定。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河清(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國總統歐巴馬九日首度鬆口,指若他年底現身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能為全球各國達成新氣候協議補上臨門一腳的話,則他會親自參加年底的會議。算上歐巴馬,目前大約已有四十餘國領袖,承諾出席年底的高峰會;而如果歐巴馬真的成行,也將會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網要公約各締約國集會以來,首度有全球碳污染累計排名第一的國家元首與會。

 歐巴馬既要出席,國際媒體現在也把焦點,轉到目前全球碳污染全球第一的中國,看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不會也選擇出席氣候峰會。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只剩三十一天,但全球已有愈來愈多的政治領袖,對年底各國能否達成共識,簽署接替《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協議感到悲觀。而國內學者也擔心,受到國際談判的拖累,恐將使得台灣國內減碳立法的期程,被迫要再往後移。

 即使世界各國代表現仍在西班牙集會,討論年底氣候會議的細部談判文件,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英國氣候與能源大臣米爾頓(Ed Miliband)、美國參議員凱利(John Kerry)等,近日都發言認為年底各國在丹麥哥本哈根的集會,恐將無法達成如《京都議定書》一般的國際協議。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一回合的氣候會談才剛開始,昨天卻差點觸礁。來自非洲的55國代表,三日杯葛將近半數的氣候會談分組會議,非洲各國強調除非已開發國家如美國及歐盟等,能先接受依1990年的排碳量減碳40%為目標,否則非洲將主張讓談判無限期中斷。此一危機在部份已開發國家同意考慮提出更嚴格的減量目標後,暫時獲得解除,但非洲各國強調若今日的會議仍無進展,他們將會持續杯葛。

 二日晚間,當《京都議定書》各簽約國,進入會場準備討論各國進一步的減碳目標時,來自中美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及巴布達的輪值主席艾許(John Ashe),突然宣佈由於非洲聯盟不願在先進國家達成減量承諾前,進行任何關於細節事項的討論,因此接下來所有議程全數暫停。非洲各國的決定獲得包括小島國聯盟、低度開發中國家聯盟、開發中國家聯盟及中國的支持,因此三日只要是有關《京都議定書》的談判,悉數停擺。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塞隆納氣候會談11月2日召開,這是延續10月曼谷氣候會談後,各國最新一輪的談判;也是全球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前,最後一次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組識」召集的會議。此次會議希望能整合各分組的意見,並整理出各國都能同意的最終氣候協議版本,送進年底的大會裏。

 不過,由於美國至今尚無法提出令開發中國家滿意的減碳目標;加上歐盟試圖定出新的議定書,取代而非延續《京都議定書》的想法,激怒了以中國為首不願接受碳排放總量管制的開發中國家,雙方在會談開幕的第一天彼此就已交火,也為最終能否達成協議形成變數。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思吟(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看懂氣候變遷的國際談判並不難,掌握幾個基本原則之後,就不易陷入冗長又官僚的文字當中而不知所云。在氣候變遷這個議題下,所有地球人面臨的共同危機是『過多的溫室氣體』,人類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種,目前最主要的機制為『總量管制(cap-and-trade)』,這個機制在大尺度的範圍下,很多問題浮上檯面,其中一主要問題叫『洩漏(leakage)』。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樹的悲歌 

新工處、公園處等列席單位也都離開了會議室,隔著旁聽室玻璃的窗簾拉了起來,麥克風音量切掉,樹木保護委員們將開始「專業審查」的閉門會議,學生、居民、伙伴們也陸續離開。在這漫長、不知何時結束的等待,有人說「不要等了老半天,又是『補件再審』」,就是這個烏鴉嘴,一個多小時後,文化局科長出來說「下週組專案小組,再開會討論,一定會找地方民眾參加,在這之前建商還是不能移樹」。徐州路案被認為「只是一棵樹」,能這樣反覆討論已經不容易了,大家的看法都很接近(建商除外),但是法律、行政程序、委員職權……,我好像看到「不能沒有你」那部電影的類似劇情又要上演。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
澎湖縣長王乾發大談「低碳島」的政見,縣府也透過新聞稿宣稱「低碳島示範計畫初步構想」是「玩真的」;但是其競選總部主委、無黨聯盟的林炳坤立委卻說,低碳島要先示範評估後再推廣,在上個月澎湖設置賭場遭公投否決後,林委員也不認輸地說三年後要再推動公投。一個總部兩套說法,讓選民看得霧煞煞,如果繼續玩弄這種騙選票的兩手策略,遲早會被人民雪亮的眼睛所看穿。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茹涵(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月剛結束的曼谷氣候會談,是哥本哈根會議前最後一次表訂的正式會議的上半場,下半場則會在十一月的巴塞隆納召開。既然是最後一次的會議,這次總算是感受到會議有了一點實質進展,議題內容稍稍收斂也開始有了聚焦。就以長期行動工作小組(AWG-LCA)內容來說,此次會議針對財務(Finance)這個長期行動的四大支柱之一,有了更多更熱烈的討論。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源稅議題拋出後,民眾所最擔心的議題,莫過於油電價格將會大幅調漲。對多數民眾而言,只要提到將多繳錢給政府,個個莫不義憤填膺、咬牙切齒,從健保費、夏季電價到浮動油價;一談漲價,就是政府搶錢,就是把人民當提款機。

 但面對能源稅的議題時,可能要看的,不僅只是加稅,而是減稅的那一塊。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月初,當曼谷氣候會談正如火如荼召開之際,長期監控全球能源使用的國際能源總署(IEA),公佈了各國最新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在這份報告中,台灣平均每人在2007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日本高2噸、比韓國高1噸;台灣每元GDP的生產毛額所排出的溫室氣體,是新加坡1.38倍,日本的2倍(*1)

 台灣有99%的能源是靠進口,理當是會非常珍惜能源國家,但為什麼和亞洲鄰近國家一比,能源使用效率卻是這麼差?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難得知,過去十幾年來產官學界都知道,就是因為台灣的能源價格過於低廉,進而使得台灣的能源使用效率偏低。只不過,相關學術研究縱使再多,為政者卻永遠不敢挑戰這點,幾乎年年有選舉的台灣,誰要敢漲油電價格,就是跟自己的選票過不去。

 最近的一次例子,就剛發生在今年的十月。當行政院的賦稅改革委員會,月中決定要建請行政院朝課徵「能源稅」與「溫室氣體環境稅」方向立法;新任不到一個月的行政院長吳敦義,隔天卻立刻在立法院表示,在台灣經濟還沒復甦前,「不會輕易地開徵能源稅」(*2)。於是,至少在年底縣市長大選之前,能源稅是會繼續鎖在政府的檔案櫃裏。

 究竟能源稅對台灣的重要性在哪裏?沒有了能源稅,台灣離其宣誓的減碳目標,是否會愈來愈遠?台灣的經濟發展,又是否會持續建築在下一代所面臨的氣候風險上,直到災難降臨的那一天為止?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