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9-23 工商時報【陳穎芃】
- 金融時報首席外交專欄作家瑞奇曼(Gideon Rachman)周二撰文指出,德國大選即將在27日(本周日)舉行,近期民調顯示梅克爾呼聲頗高,即便國內仍有不少反對聲浪,但各界普遍認為梅克爾將連任總理並率領下一屆聯合政府。從表面看來,大選後的德國似乎和現在沒有差別,但梅克爾這次提出的政見卻暗示德國正悄悄轉變,且德國未來的動向可能不是G20其他盟國所樂見。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10年,德國原已朝著美式資本主義前進,不但開始重視股東價值及社會福利改革,也更加鼓勵製造業、服務業發展。然而,一場金融風暴卻將德國打回左派,保護主義再度興起,國際同盟精神式微。德國外交關係協會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管泰裘(Jan Techau)認為德國如今瀰漫著一股「極度守舊」的氣氛。
2008年底全球陷入經濟衰退後,德國政壇開始相信昔日的保守作風才是長久之計,梅克爾標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口號在此刻更加響亮。德國新聞雜誌明鏡周刊《Der Spiegel》近日社論也指出:「經濟衰退不只耗費大筆金錢,也間接腐蝕社會對市場力量的信心。」德國綠黨顧問福克斯(Ralf Fucks)也表示,德國輿論對「盎格魯薩克遜模式」的噓聲日益擴大,由國家控管企業的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卻重回主流。
對G20各國而言,德國心態的轉變恐將造成牽一髮動全身的連鎖效應。尤其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下,身兼歐洲最大經濟體及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德國角色相當吃重,日後若國家資本主義當道實在很難不影響其他國家。
國家資本主義的影子已逐漸籠罩德國政壇與社會大眾,這點從上周德國政府促成通用汽車(GM)出售德國子公司歐寶(Opel)一事就可略見一二。消息公布後,德國上下舉國歡騰,但比利時、英國和西班牙一想到歐寶可能因此撤廠卻笑不出來。
歐盟對於國際援助的規範本意在防止「以鄰為壑」政策大行其道,而德國過去也一向以遵循歐盟法規、尊重他國權益為傲。然而,全球經濟衰退後,德國昔日倚重的汽車產業和工業政策再度抬頭,使各國憂心日後德國在國際間能否維持守法的榜樣。
即便全球經濟呈現失衡狀態,梅克爾仍義無反顧地主張德國應擴大出口。另一方面,梅克爾也承諾刺激國內消費,甚至提出減稅做為競選口號。在左派觀念驅使之下,德國不僅在經濟上施行保護主義,在國際關係上也逐漸以自我為中心。
據了解,德國65%的選民期望德國退出阿富汗戰爭,而政治人物為了贏得支持也順應民意。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正在擬定退出戰爭計畫,預計未來4年內德國將逐步退出阿富汗戰場。在英美各國眼中,德國即便不會瞬間抽身,日後積極支持國際同盟的機率也微乎其微。
隨著德國大選即將底定,各界預期德國動向不久就會明朗,但聯合政府仍存在不少變數。自由經濟色彩較為濃厚的自民黨目前是梅克爾心中的理想搭檔,由此推測德國走回國家資本主義的腳步不會太快,但從自民黨並未反對歐寶案這點來看,或許一切只是遲早的事。(陳穎芃整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