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Randy son of Robert`s

妳還在跟團旅行嗎?還在走到了異鄉仍然三餐中菜、住進豪華旅館卻使用不到十二小時就離開的保守奢華路線?當世界許多角落,都因全球化 被用力敲開大門,其實所謂化外國度、蠻夷之邦,僅剩少數幾個特殊偏遠的區域︰而在追求客製訂做,獨身打造的個人年代,傳統團體旅行的單調安穩,如今看來卻 是種束縛和浪費,因此,歡迎加入

背包客。 

筆者從十六歲開始完成人生的第一個背包客旅行,迄今踏遍全球三十幾個國家,因為即將成行的印度之旅,所以特此希望書寫一系列文章能藉由個人經驗,分享生為一個背包客愛地球的觀察與方式。

同樣是旅行,同樣是因為飛出台灣小島而瞬間累積大量的碳足跡,背包客卻可以用旅行的每一刻,做出個人選擇而充滿綠色風格。無論是行李打包內容,下榻 旅館,定點交通,背包客的經驗多元又獨特,這不代表一定要吃苦,因為背著背包旅行(要拖行李箱也是可以的呀),只是一種妳「選擇」的旅行方式。

一個背包客不免得在有限的背包空間裡,選擇出最需要的物品打包。這樣的訓練在幾次行走天涯後,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已經 購買、囤積太多無用的物品,這些馱在肩上的重擔,並不能造成滿足與安全感,若是在富裕安康的年代,這些背負似乎無傷大雅,只是養成錯誤的消費觀念,但一旦 資源開始匱乏(像是如今的地球),妳卻從此無法分辨廣告灌輸、大眾文化影響,和真正自我需要的差別,為此,妳將錯失選擇「必需品」的機會。

我的背包並無特別神奇之處,但它常常小到叫人驚訝,其實旅行就像人類的進化史,一開始,我們創造最需要的,並且我們只使用最需要的,但接著,華而不實的奢侈品,象徵身份、文化的標記,開始出現。

但旅行中為什麼妳需要身份呢?妳的身體、行為,就是妳。這是旅行跟日常生活最大的差異,短暫停留的時空不需要妳去揉捏任何外在,來迎合、取悅對方, 當我們的背包中有一半是攜帶衣物與盥洗用具時,妳會發現保暖、清潔,才是每天都渴望發生的事物。妖嬈、美麗,往往卻帶妳通往危險。

但這不代表人人都應該穿成流浪漢去旅行,就如同前面所說得,妳的身體、行為,就是妳。旅行是個絕佳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離開慣有的束縛,妳可以在不同文化中,重新檢視,要怎麼對待自己的身體。

以下附上35L背包內容


生死與共

□護照/國際駕照  □ 信用卡  □ 現金
□ 電子機票/火車票  □ 照片/護照簽證影本
□ 當地緊急連絡方式

噓寒問暖

□ 內衣x3   □ 內褲x3   □ 襪子x3
□ 裙子x2(長短各一)  □ 褲子x2(長短各一)
□ 短袖x2(排汗T-shirt)  □ 長袖x2(一般長袖+排扣襯衫)
□ 鞋子x3(輕走鞋+運動涼鞋+拖鞋)   □ 頭巾 / 帽子

潔身自愛

□ 清潔用品旅行組x1(在當地直接購買)
□ 梳子  □ 鏡子  □ 指甲剪  □ 針線包
□ 毛巾  □ 牙刷  □ 牙線  □ 洗衣皂
□ 隔離霜  □ 護唇膏  □ 太陽眼鏡
□ 束髮帶  □ 口罩

妙手回春

□ 消炎、止痛、胃藥  □ 薄荷精  □ 蚊蟲藥膏
□ 伏冒熱飲  □ 止瀉藥  □ OK繃 

只欠東風

□ 700ml水瓶  □ 瑞士刀  □ 電湯匙
□ 鋼杯  □ 雨衣  □ 衛生紙(少量)
□ 環保餐具  □ 軟購物袋  □ 鎖
□ 繩子  □ 水果刀  □ 別針
□ 夾鏈袋  □ 筆  □ 筆記本
□ 書

蓄勢待發

□ 相機  □ 電腦辭典  □ 頭燈
□ 耳機  □ 充電電池  □ 電池充電器
□ 相機充電器  □ 記憶卡
□ 轉換插頭

 

from:沙發上看地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