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石門水庫官方網站)

針對媒體報導石門水庫的潰堤危機,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楊豐榮回應指出,攔沙壩使用率已逼近飽和滿點,但尚不至潰堤,繞道排沙為延長水庫壽命的最佳策略,水利署將會努力去做。水資源專家,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則建議,應規劃利用河川伏流水,解決用水問題。

    楊豐榮說,現在做繞庫排沙還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可行性規劃工程,實際完工至少還要4~5年。他表示,目前水庫電廠防淤改善工程每 年已增加排淤量56萬立方公尺,未來繞庫排沙等措施完工後,可多出150萬立方公尺的排沙額度,總清淤量將達369萬立方公尺,平衡每年水庫流入的總泥沙 量(353萬立方公尺)。

    莫拉克颱風去年一掃,把20年份的淤沙一次沖入水庫中。汪中和表示,攔沙壩治標不治本,且已到達使用年限,若不趕緊做適當處理,石門水庫就只剩下50年壽命,繞庫排沙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

    經濟部北區水資源局局長賴伯勳表示,針對繞庫排沙工程,目前有兩個方案在評估,預計下個月可定案。他說,最佳方案為阿姆坪附近4.2公里的工程計劃,施工時不受水庫水位影響,整體預算約新台幣50億元。

    楊豐榮指出,目前石門水庫總淤沙量近一億立方公尺,達總容量的三分之一,而122座攔沙壩的攔沙量也已達90.8%,未來將不堪使用。不過石門水庫每年仍有353萬立方公尺的淤沙,將如何消化?他也說,繞庫排沙是最好的辦法,不但可清淤,更可排洪。

    雖繞庫排沙可延長水庫壽命,但終有壽終正寢的一天,若將來水庫皆不堪使用,那台灣民生、工業以及農業用水該如何運作?對此,汪中和建議,除可抽取地下水外,更可利用河床下方的「天然地下水庫」-伏流水。

    他指出,台灣每年有150億噸水質絕佳的「伏流水」湧出,足以支撐全台用水量,最快一、兩年內即可完工。重點是,造價便宜,只需一座水庫預算的十分之一,此外,只要設備與運輸技術設計得宜,維護也極為簡單。

   【台灣醒報記者冉祥蓓報導】

 

from:台灣醒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