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吐瓦魯國王潮汐記錄片片段
文/李小恬(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劃專員)
第二屆亞太綠人大會上周末在台北召開,我國友邦之一的吐瓦魯,其總理葉雷米亞 (Apisai Lelemia)也親自來台參與盛會。他在會中呼籲全球應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否則隨著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末日將要到來。
目前分類:雜誌 (325)
- May 03 Mon 2010 10:50
[Blog]吐瓦魯總理來台 為國家存亡發聲
- May 02 Sun 2010 11:53
[Blog]清甜口感新鮮滋味,我的第一次有機蔬菜團購分享~
- May 01 Sat 2010 19:01
[Blog]◎死當、重考到補寫--中科三期的硬拗邏輯◎
一直無法理解,環保署一直扮演司法判決銓釋角色,讓一個被告的機構,膨脹的已無法理,甚至沒有行政機構可以制約。
中科三期被撤銷環評,從2007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其實就早已否決掉中科三期環境影響評估評的合法性。
在判決中,別只看最後一段缺乏居民健康風險評估的指責,其實從產業引進、污水排放、油庫爆炸、農業用水、高科技污染等等項目,審判法官參閱資料、開庭問證, 都顯示開發單位所提供資料有所不足,件件都有不確定風險的疑慮。
於是,在判決主文中,書寫如下文字「本件就系爭開發行為是否對環境無重大影響而毋須繼續進行第二 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既有未充分斟酌相關事項而出於錯誤之事實認定或錯誤資訊之判斷而有瑕疵,本院自得加以審查,而認定原處分違法,即屬無可維持,訴願決定未予糾正,亦有未合,原告訴請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Apr 27 Tue 2010 11:18
[Blog]《血色海灣》紀錄片--因愛而行動的救鯨懺情錄
當螢幕裡,響著幾百隻海豚的水下交談,急促而憂慮,因為牠們被圍困在太地村的小小海灣,明天將要遭到屠殺。
那樣的聲音,聽得讓人心痛,總覺得該作些什麼?
挾著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的風采,《血色海灣》紀錄日本捕殺鯨豚的老問題,但是這一部記錄片,不是片斷畫面的驚聳血腥,也不是學術研討的喋喋不休,而是一部全面探討鯨豚處境的影片,從鯨豚的娛樂市場到肉品市場,鯨豚保育大將李察‧歐貝瑞(Richard O'Barry)以長期與鯨豚相處的經驗,詳盡分析鯨豚的生態習性、面對緊迫的心理狀態,以及拆穿日本政府放縱獵殺鯨豚的謊言與心態,讓一部紀錄片在畫面 指控之外,添入更多的深沈思考。
這部極有深度的記錄片,造成捕殺鯨豚的太地村強烈抗議,日本政府也禁止影片在日本播映,彷彿再度引發國際保育與地方經濟的衝突,但是這只是表象,影片所揭示的事實,鯨豚獵殺不是一村一地的問題,而是國家蠻橫、國際縱容的結構性問題。
- Apr 26 Mon 2010 20:01
[Blog]★一個人的誦經抗議--花蓮慶修院有危機 ★
一切都是機緣,總是如此看著黃榮墩老師所做的一切。
已經持續幾個星期,花蓮文史工作者黃榮墩,一個人到花蓮縣政府前誦經抗議,在東部烈日或陰雨的早晨,敲著木魚,誦念心經。
抗爭為的是花蓮慶修院的經營權,黃榮墩說因為到了招標換約時刻,政府又想上下其手,變動經營團隊,在他不斷要求依法行政下,縣府強行接管慶修院。
一 個文化園區的經營權之爭,牽涉權益與利益,各說各有理。但是看過太多的例子,文化園區成為一種政治資源,常常在競選之後,變成一種酬謝,成立一個組織進駐管理,編列的營運預算,如同選舉後謝,讓文化園區沾惹金權利益。更糟的是,一些經營良好的團隊被迫離去,不是因為經營不善,而是因為不合選邊遊戲,於是走得很離奇。
花蓮一堆選舉過後,有些事在變動,但是該讓人關心的是,這些變動中,屬於全民資產的歷史空間,會不會就此犧牲。
- Apr 24 Sat 2010 19:43
[Blog]女生更要寶貝自己唷~
- Apr 23 Fri 2010 13:34
[Blog]回收再生紙漿製的節能LED燈具,能被生物分解還能做堆肥喔!
沒聽錯吧?LED 抬燈用紙漿做的?這怎麼可能呢?
在 2010 年米蘭設計週 ( Milan Design Week ) 中,由瑞典建築設計公司 Claesson Koivisto Rune 推出了一款完全由回收再生紙漿 ( paper pulp ) 材質所設計的高效節能 LED 抬燈,這款被命名為 DuraPulp 的 LED 燈具完全由回收再生紙漿與斯托奇聚合物 ( Storch polymer ) 所製,是 Claesson Koivisto Rune 與照明公司Wästberg、林業工業公司 Södra 共同合作開發出來的。
- Apr 22 Thu 2010 13:27
[Blog]熱浪+驟冷 拉升心血管病致死率
- Apr 22 Thu 2010 12:36
[Blog]要美麗不必殘忍,請拒用傷害生命的動物實驗美容品牌商品
當明星藝人們妝扮美美的出現在電視節目或廣告裡,而妳/你被廣告效果吸引去購買化妝品或保養品的 同時,大部份人都不知道那美麗「櫻桃唇」或「超電眼」是用動物痛苦與生命所換來的!
每年化妝品公司都會推陳出新,平均每幾個月就會有「最新配方」推出巿面,研究速度十分驚人,而這些配方都是科學研發的新產品,要怎知道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呢?
- Apr 21 Wed 2010 09:45
[Blog]環署:美麗灣沒施工 民眾:搞錯監督對象
日前美麗灣渡假村傳出裝潢、營運消息,環保署12日現勘後提供多張現場銹蝕照片,判定原施作區無內裝跡象;但居民提供環署現勘前後照片,卻有相當新穎的設施,質疑環署「選擇性拍攝」。環署20日表示,拍攝銹蝕照片是為呈現停工狀態,若施工應有人員進出,歡迎民眾發現後檢舉。
- Apr 20 Tue 2010 20:45
[Blog]火山噴發與暖化的糾纏關係
- Apr 19 Mon 2010 02:53
[Blog]◎國光石化不能說的秘密--跨海的臍帶關係◎
政府很急!在箭靶全射向國光石化之際,政府卻急著盤算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背後帶來的非凡意義。
國光石化設廠,從屏東南州到雲林台西,頂著官民合營的身份,一路走來都算單打獨鬥,政府並不是那麼強烈的支持,到了現今態度轉硬,一幅非建不可的決心,行政院在2009年3月核定國光石化投資計畫,並且訂出目標時程,希望在2015年6月開始量產,甚至期待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環評程序。
很急!這種限期完成的要求,讓環評變得有點諷刺,能夠不通過嗎?
- Apr 18 Sun 2010 00:23
[Blog]如果,你是《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的讀者…
那你對以下關於第五章:「哎! 暖化問題不在減碳而已」的討論,或許說是更正,會感到有興趣。
在這個章節裏,芝加哥大學的李維特 (Steven D. Levitt)教授和資深記者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走訪了智權創投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並引用了該公司的專家包括麥沃德(Nathan Myhrvold)、伍德(Lowell Wood)、卡爾戴拉(Ken Caldeira)、萊瑟姆(John Latham)等等的說法,認為全球若靠目前對抗暖化的方式,既太少、且太遲、還太樂觀。
- Apr 17 Sat 2010 21:38
[Blog]不願面對的真相海洋版,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紀錄全球漁獲瀕臨崩潰
「魚線的盡頭 (The End of the Line)」83 分鐘 DVD 影片 (中文字幕) 開放索取 -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endofline.php?PHPSESSID=8kq5qq3gsagsh7rlu2v6i64hq4
研究指出全球已有 75% 商業漁獲族群瀕臨崩潰,2048 年人類將無魚可吃?
- Apr 16 Fri 2010 02:47
[Blog]家用燃料電池 十萬有找?
平價 燃料電池的時代,來臨了嗎?
以平價陶瓷取代昂貴的白金作燃料電池觸媒、並與台灣廠商合作密切的美商燃料電池公司Bloom Energy,最近接獲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PG&E)下的大訂單,該公司出產的燃料電池,將會裝設加州州立大學與舊金山州立大學校園內,為兩 校提供裝置容量達三百萬瓦(3MW)乾淨能源。
- Apr 15 Thu 2010 12:43
[Blog]國光石化二階環評報告胡亂做
國光石化確認進入二階環評、經範疇界定會議確認須嚴格評估的環 境保護事項後,13日首度針對「漂砂」、「社會經濟」、「中華白海豚保育」等議題進行實質審查。國光石化希望盡快通過,但報告書被批得一文不值,學者直言:「若這是碩士論文,根本無法畢業!」
- Apr 14 Wed 2010 12:35
[Blog]2010台北地球日活動快報
- Apr 14 Wed 2010 12:30
[Blog]今年春天,將公平貿易有機棉帶入生活!
哈囉大家好! 我是地球樹新夥伴-拉鍊,地球樹在這春花盛開的日子裡又要辦活動啦~
我們將邀請炙 愛毛線的YarnPassions小姐爲我們示範教學動手做屬於自己的編織小物!因為也是喜好有機毛線雜貨而自創品牌,同樣關 心地球的你我怎麼能不支持呢~喜歡擁有獨一無二的手感織物,一定要來參加喔!!
- Apr 13 Tue 2010 14:10
[Blog]◎園區的利益--富豪的圈地資本主義◎
台灣的土地開發,讓國土規劃越來越像文字的宣示遊戲,四大區域,二十多個生活圈,變成選舉的政治籌碼,提供各種官場座位。真正國土的核心,脫離生活區域的範疇,越來越向園區傾斜,一個個劃設出來的園區,如同一個聚焦中心,國家興亡全在園區。
台灣由農轉工,日治時代糖、酒、鹽、木材等工業,多半建立在農業基礎之上,直到國府來台,工業全面轉型,脫離農業根基,原本初期工業的建立,還在半工半農的 「家庭即工廠」的小型代工業上。
- Apr 13 Tue 2010 14:04
[Blog]京都協議 在崩解邊緣